【团结奋斗·回眸2022(10)】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耒阳市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2023-02-20 15:48:28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徐霞 |          浏览量:16274

消除各类返贫致贫风险14198 户42035 人;完成易地搬迁 1463 户 4783人;为全市 173 名因重大疾病无法随班就读的残疾少年儿童实行送教上门;帮助农村脱贫人口、监测人口、特别扶助对象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完成率达100%,保障困难群众住院 16714 人次 ……

过去一年,耒阳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创建湖南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区1个。乡村振兴加力推进,5个省级美丽乡村项目加快建设,《用好“湾村明白人” 管好湾村那些事》被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评选为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介。    

坚持高位推进

“前两天座谈提的诉求,今天就把电线杆立了起来,呼声有‘回响’,办事立竿见影。”2022年10月13日,耒阳市电力、通讯部门联合余庆街道办事处,将电线杆置换,消除安全隐患,赢得群众称赞。

这是10月11日晚,衡阳市委副书记、耒阳市委书记赖馨正夜宿余庆街道,和干部群众座谈时,向有关部门现场交办的事项。仅两天时间,群众诉求得以圆满解决。

2022年,耒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对乡村振兴工作高度重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大事。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作为干部领学和各级党委(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课题,成立耒阳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三级书记一起抓,建立市领导联点重点村制度,创新推行市领导“夜宿乡镇值班”制度,开展屋场恳谈,进行走访调研,打通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万雁入乡,筑梦基层。耒阳持续选派 116 支工作队、289 名工作队员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让“帮扶能力最强的人”结对帮扶“返贫风险最高的人”,先后开展9次乡村振兴政策业务和驻村帮扶培训,累计培训业务骨干2000余人。

强化产业支撑

“园区企业把生产车间办到村里来,我们不出村就可以上班。”“少的每月可拿3000多元,多的能拿5000多元。”“我们村里十几个妇女都在车间里做事。”在耒阳市黄市镇亚湘电子的乡村振兴车间内,正忙着加工电子元件的几名女工告诉记者,自从有了乡村车间,她们既有稳定收入,又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

近年来,耒阳市立足产业振兴,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结合乡村实际,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让农民鼓起“钱袋子”的惠民路,开创了乡村产业发展新局面。

——出台以工代训补贴、稳岗补贴、场地租赁费减免、一次性初创开办费补贴以及乡村评优奖励等资金鼓励政策。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补贴380余万元,建有就业帮扶车间80家,开发岗位448个,吸纳就业2500余人,有效地发展了乡村产业,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大力培育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当前全市共有合作社 1159 个,家庭农场 4617 个。以发展特色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产业”为抓手,出台“八大增收措施”,深入开展脱贫户、监测对象稳定增收专项提质三年行动。脱贫户户均经营性收入增长 22.07%。大力开展“安商行动”,优化营商环境,去年1--10月,培育市场主体净增12448户。“耒就业”平台进驻企业967家。

——发展乡村车间 189 个,安置就业人员 4415 人,帮助脱贫劳动力 1422 人实现 “家门口”就业。 开发保洁员、护林员、防溺水盯守员公益性岗位1697人……有效促进了脱贫群体就业增收。

加强乡村建设

走在仁义镇先锋村的村道上,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与美丽的自然风景。该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持续在硬化、绿化、亮化上下功夫,在产业发展上做文章,全民动员、全面参与,全面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昔日的小村庄发生了大变化,村民的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基本民生有保障,发展成果人人享。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针对农村基础薄弱、村容村貌落后等问题,扎实开展“拆违治乱”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三灰一白(三白一灰)一坡屋顶”行动,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的环境卫生大扫除,全面推广“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乡镇统一转运、市集中处置”的垃圾分类处置模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建“3+1”模式户厕1000座、小型农村集中供水工程 189 处,完成农村供水工程问题整改 59 处、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 86 处,18.38 万名村民饮水保障水平得到提升,改造农村危房544户,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湾组 55 个、示范美丽屋场10个,拆除空心房、违建房、危旧房、路边杂屋 109477 间,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深化基层治理 

2021年来,耒阳创新推出“湾村明白人”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全市5061个自然湾,推选出以群众基础好、威望比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模范人物、致富能手等担任的“湾村明白人”5451人。他们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乡村振兴“助推员”、乡风文明“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的作用,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相关的工作经验被《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官方媒体争先报道,并在中央政法委召开第七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向全国推介,“湾村明白人”治理模式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我市坚持党建引领,落实“党员干部包户”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按照“五有五统一”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实现市乡村三级全覆盖并免费开放,并适时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传递文明风尚。推动各村(社区)建设“一队一会一约一站”,积极发挥“湾村明白人”作用,引导和规范村民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乡村风气持续向好。

守住“两条底线”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保障,实现困难群众基本医保全覆盖,监测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

防返贫监测实行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实行常态化动态监测和帮护,做到应纳尽纳;全年开展两轮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排查出472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扎实开展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回头看”工作,明确管护责任主体,促进扶贫项目生产持续发挥效益;全年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没有一个家庭因收入低而没有住房安全保障,没有一个人口因旱情而没有水喝,无一人返贫致贫。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扛牢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突破115万亩,粮食产量达50.94万吨,分别超出上级计划数3.8万亩、3.74万吨。

全面落实田长制,各级田长坚持一月一巡,制定出台《耒阳市遏制耕地抛荒五条断然措施》,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市抛荒耕地基本整治到位。提供全覆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技术指导培训、金融(社会化)服务、农资监管、防灾救灾等措施,推动“产、供、销、加、服”深度融合,全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小农户的合作社达33家,带动小农户实现了普遍增收。

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在耒阳儿女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一个个产业更强、环境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正踏歌而来,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记者 贺智)

责编:徐霞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